热门搜索:
96芯ODF熔配一体化机框区别于光缆终端盒,虽然ODF单元箱和光缆终端盒的作用是一样的,但是是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,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、分配和调度。随着网络集成程度越来越高,出现了集ODF、DDF、电源分配单元于一体的光数混合配线架,适用于光纤到小区、光纤到用户、光纤到大楼、远端模块局及无线的中小型配线系统。集纤盘:用于有顺序地存放光纤接头(及其保护件)和余留光纤,可余留光纤的长度不小于1.6m,余留光纤盘放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2mm。并有为重新接续提供容易识别纤号的标记和方便操作的空间;固定装置:用于光缆护套固定、光缆加强构件固定和配线尾纤固定。ODF单元箱光纤接头的保护采用热收缩保护管。
96芯ODF熔配一体化机框介绍:
96芯ODF熔配一体化机框结构:
ODF箱,ODF架,ODF单元箱,ODF熔配一体化子框,19英寸ODF机架,ODF光纤配线架,ODF子框等.产品类型:(12芯、24芯、48芯、72芯、96芯144芯)ODF光纤熔接配线单元盒,又称ODF配线箱,型号:光纤熔接配线单元盒中,所有的塑料部件采用的材料具有防腐性能,金属部件采用静电喷塑处理,以增加其防腐蚀性能;材料的物理、化学性能稳定并且材料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。
3.1热收缩保护管采用的材料及填充物的热熔温度不小于120℃,热软化温度大于90℃,使用温度:-25℃~+40℃。
3.2全部材料无毒、无腐蚀,对人体健康和其它设备。4?结构特点:
4.1用19″标准安装界面,适用于多种机架、机柜上的安装
4.2采用金属结构,表面涂装静电喷塑,结构轻巧,外形美观4.3全模块化设计,全正面化操作,安装灵活、施工维护方便4.4抽拉式设计,集熔接配线一体化的熔接配线模块
4.5适用于束状和带状光缆
4.6每盘可卡式安装12个FC,FC(双芯),SC,及ST适配器,适配器正面呈30¡角,既保证拉光纤的曲率半径,又可避免激光损伤眼睛。
4.7模块可取出至设备外操作,简单方便
4.8光缆和尾纤均具有2m以上的盘储空间。
96芯ODF熔配一体化机框特点:
产品名称 | ODF单元箱 | 产品型号 | RS-ODF4510 |
产品类型 | 12、24、48、72芯 | 产品材质 | 塑件ABS、箱体冷轧板 |
◆使用条件 *工作温度:-10°C~+40°C *贮存温度:-25°C~+55°C *相对湿度:≤85%(+30°C ) *大气压力:70Kpa~106Kpa ◆光电性能 *标称工作波长:850nm、1310nm 、1550nm *插入损耗:≤0.5dB *回波损耗:PC≥40dB、UPC≥50dB、APC≥60dB *抗电强度:≥3KV(DC)/1min不击穿、无飞弧; *绝缘电阻:≥1000MΩ/500V(DC) *寿命:≥1000次 *收容盘光纤弯曲半径:≥40mm] ◆机械性能 *塑料件燃烧性能符合GB51697-85的规定。 *光缆光纤穿过金属板孔时装有保护套,纤芯、尾纤的曲率半径大于37.5mm *光缆进入机箱,曲率半径大于光缆直径的15倍 *箱体采用厚度1.5mm冷扎板制成,环氧静电喷塑,外形美观,使用方便 ◆功能 *具有光缆固定和保护功能 *具有光缆终接功能 *调线功能 *光缆纤芯和尾纤的保护功能 ◆应用范围 *适用于光纤到小区、光纤到大楼、远端模块局及无线基站的中小型配线系统 |
96芯ODF熔配一体化机框在布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?
(1)避免跳线在走线中出现直角,特别是不应用塑料带将跳线扎成为直角,否则光纤因长期受应力影响而可能出现断裂,并引起光损耗不断增大。跳线在拐弯时应走曲线,且弯曲半径应≥40mm,布放中要保证跳线不受力、不受压,以避免跳线长期的应力疲劳。(2)避免跳线插头和转接器(又称法兰盘)在连接中出现藕合不紧的情况,如果插头插入不好或者只插入一部分,一般会引起10~20dB的光衰耗,使跳线的插入损耗大大增加,引起光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劣化。特别是在中继距离较长或者光端机光发送功率低的情况下,光通信系统的不稳定性将表现得尤为明显。(3)有些安装在农村地区用户端的光通信系统设备,因为环境较差易受鼠害的攻击,所以一方面要注意环境的治理,另一方面连接的跳线尽量由光通信系统设备的上方进入,避免跳线由地槽或地面进入设备。有些光通信系统如果用的是直接终端法,则终端盒好挂在墙上而不要放在地槽下或地面上。
当前,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仍然需要经过电处理才能实现,因此一旦断电会给其传输带来很大影响,同时阻碍了光纤传输系统容量的增加。为了解决断电问题,必须采用全光网络,即用光节点代替传统的电节点,信号仅在进出网络时才需要进行电/光和光/电的转换,而在整个网络的传输和交换过程中,所有节点全部以光的形式存在。全光网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,在ATM、SDH、PDH等传输方式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全光网络是光纤通信技术未来的高阶段,也是光纤技术发展的理想阶段,是今后光纤通信网络的终级发展目标,即未来的通信网是全光网络时代。